新时代的大国工匠与能工巧匠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好抓实,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11月8日7时,党委委员、副校长刘德飞同志以“新时代的大国工匠与能工巧匠”(第四期)为题在国旗下为在场1万余名师生继续开讲国旗下的党课。
刘副校长讲授国旗下的党课
1
党课强调
刘副校长以《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提纲围绕元宇宙、虚拟VR、工匠智能等热词从兴趣、专注、迭代思维、心流状态几大方面向在场的师生们详细介绍了工匠身份从数量时代迈向质量时代的转变。
刘副校长强调“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既是中华民族工匠技艺世代传承的价值理念,也是我们开启新征程,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时代需要。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劳模、关爱劳动者,对弘扬工匠精神的倡导和要求一以贯之,他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当前,我国正处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培养和倡导敬业、精益、专注、宽容失败的工匠精神,对于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党史学习教育
2
党课提出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要始终坚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价值引领,以树立敬业、诚信、理想主义的人文主义价值德性为着力点,引导学生寻求自我创新,建立起从立德到立业再到立人的、止于至善的工匠精神培育过程。挖掘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积极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使敬业、诚信、创新等成为学生的内在精神修养。
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应充分给予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以涵育出新时代大学生勇于创新发展的精神风貌,从而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党史学习教育
18级城轨班郑凇源同学做国旗下演讲